2005的最后一天
今天晚上是我2005年在这个小城的家里的最后一夜。
下次回来就是2006了。
昨天跟狐朋狗友们到了别,今天又跟家人到了别。
回来5天了,今天第一次真正的上街,因为要去看外婆。
发现这个小地方到处在拆房子,那些原本熟悉的屋子露出了他们原本的面目。
路过初中学校的时候,对面少年宫旁边也在拆,那里原本是一排卖教材的书店。去的时候正在拆招牌,XX书店的招牌卸下之后,隐约可见用红字书写的“群艺馆图书出租部”的字样,群众艺术馆,至少是二十年前的东西了吧,让我想起了“大清门”、“中华门”、“大明门”的故事。
外婆家住在小城的西面,都是很老旧的房子,也在拆了。每次去都要过一个在古时被称为我们这里八景之一的桥,下桥时看见桥下的工商银行门口写的是“先锋岛分理处”,二十年来竟然一直没有意识到,这里竟然是一个岛,而当我意识到的时候,这个岛上的东西都要被拆掉了,除了外婆家隔壁那个庙,因为那是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重建军部的地方。
在这种心情之下,在接下来的路上我第一次认真打量着这座岛,破旧、吵闹、拥挤,但是,那里有我的很多回忆。小时候很喜欢外婆,每次外婆来总是会带很多好吃的,而外公一直是一个很慈祥的人,不知为什么一直记着那年外公到小学去接我的样子,那是外公唯一一次接我,我坐在外公破旧的自行车的前杠上,迎着夕阳,舔着两毛钱一根的雪糕,很幸福的感觉。后来,外公病了,病了很多年之后,外公走了,自那之后,那个家败了,那个院子败了,后来长大之后,不知怎么的,我不大愿意到那里去,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不想把以前在那的美好的回忆和眼前的现实联系起来吧。
外婆家是住在外公以前单位后面的院子里,平房,我妈妈小时候就是在那里生活,而我,据说出生之后在那里住了很久。
进了大院之后细细的看,发现有一排大房子的墙上写着什么,仔细辨认,竟然是“伟大的毛主席万岁”、“大跃进万岁”,妈妈说,这个大房子是当年的食堂,妈妈曾经在里面的看过红灯记,现在,这里被改造成住家的房子。
外婆是和舅舅一家住在一起,以前曾经觉得那个小小的平房是个天堂,总有数不尽的好吃的,可是,越到长大是感到了它的衰落,以前屋前的葡萄架早已不再,花坛也不知什么时候只剩下了泥土,而屋内是那么的狭窄和昏暗。
这些也许都是我最后一次看见了,因为这是我2005年在这个小城的最后一天,因为他们即将被拆掉。如果2006年的时候,它们还存在着,我会带着相机把它们记录下来。
2005年的最后一天,好像走过了20年,又好像走过了50年。
Categorised as: 未分类
怎么总是小地方小地方的^_^积极一点啊,心大,就大了……唯心又如何……生长的地方啊
貌似今天是好多人的最后一夜。我比你们多待几天,留守送别:)。秋天到了,冬天还会远吗?冬天到了,寒假还会远吗:P幸福……
呵呵,有些煽情。毕竟我在这里生活了20年。我一向认为这是个沿海的却没有海风的小城。骑自行车20分钟内可以到达市区的任何一个地方。20年的岁月就在这20分钟的车程里。
小城却装满了我们20年的回忆。小学时门口的十二小店,业凤书店,张老大……初中时盐中的那栋老楼,承载着我们多少欢笑,jass,屁股,傻磊,xixi,叶死狗,菜包子,荡条,好多的朋友……高一时,三迁教室,不变的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小卞,小潘,陆公公,永远记得你们……高三时,五楼最西边的教室,双三成了我们永远的共同话题,迎宾北路,每天和亲爱的一起骑车走过……太多的回忆,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啊,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那个岛,留给我的只有伤心……但也是我自己不想忘记的东西!
三斤同志的心情散文,很有感触,回忆永远美好,回忆需要时间弥久其芳醇,我们怀念的其实不是那时的那时,而是现在的那时。
我咋发现你在好多地方留下了燕姿发片的消息啊~~~
激动嘛,,,可以理解 吼吼,,,,我们这边的群艺馆,,,现在是各种艺术辅导班汇聚的场所,,,
呵呵,你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的煽情了啊?不要总是那么伤感啦.来迟一步了.才到宿舍.会想你的.可以改我的space联接说明了啊
安静的文字
孙燕姿专辑《完美的一天》…我有預購喔!…很好聽啊…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戶……
中国的历史,执政党判了一个字:拆!外面还圈上一个红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