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浮三

女人&书&常识

开篇还是那句抱怨:我依然不能通过正常途径编辑我的space,此篇依然是用了代理。
 
昨天,roy跟我说他在卖五月天在南京校园巡演的票,问我要不要去,是我们一高中同学组织的,有工作证,可以去后台。虽然很喜欢五月天,但鉴于人民币和档期的原因,拒绝了。晚间,聊天时向远处的与我有众多相同嗜好的某人转述,某人表达去去的意向,于是我也开始心猿意马,不过由于某人碍于许多俗事故终未成行,而我亦放弃,或许会抱憾终身吧。
 
由此事,我再次发现我对女人的不了解。女人心海底针啊,呵呵。
 

今天,上午去了二专,还是那个让我寝食难安的金融工程学,老师没带优盘导致PPT无法反映,再用传统的粉笔黑板书写了两个小时后,老师以无PPT无法正常教学为由宣布提前半小时结束战斗,电子化依赖症之表现。
 
下课之时为11点,距下午上课还有两个半小时,吃晚饭之后,逛书店,购得《兄弟》(下),于是决定翘掉下午的课回学校看书。找了一间无人的教室,十二点到十七点半,全书看完,将近三十四万字,再次被感动。我是个相当不善于写书评的人,只能用书里的话介绍一下“伦理颠覆、浮躁纵欲、终生万象”。
 

看完书后才感觉到饥饿,于是回宿舍,在大学食代内用膳。膳毕于隔壁报亭购得最新一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专题是《历史、建筑与精神气质–TIANANdoor广场断代史》。回到宿舍乘出恭之时浏览,暂且发现两大失误:一、该专题细数上世纪在广场发生的众多事件,唯独忽略本人四岁时之事,令人遗憾;二、在该专题首篇题为《1949》的文章中,作者竟然将五四作为新文化运动之史,令人诧异。
 
第一个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进行涉及我尚可理解,但关于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之关系可谓是常事中之常事,《三联生活周刊》作为我所看的上的少数几本中国大陆的周刊杂志,其中之文章竟然出此纰漏,使我不忍。于是,立即撰一短文发至《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之信箱。
 
歪曲历史是我最痛恨的事情,当今是一个埋没与篡改历史的时代,关于埋没我可忍受,但若篡改我必揭竿而起,呵呵。

 
不多说了,下去洗澡,现在人不错,说不定能用上免费龙头。。。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Categorised as: 未分类


8 Comments

  1. Unknown说道:

    上次去立信旁边的月光书屋买了本《中华遗产》的书,感觉不错~~嘎嘎

  2. 三斤说道:

    我已经不涉猎类似内容很久了~呵呵~
    遗产之类的东西都是死的~我已经没什么兴趣了

  3. 说道:

    居然上来了

  4. 提拉米苏说道:

    好想去看五月天那!不过据说取消了?

  5. 三斤说道:

    我这场是在南京的。。。
    应该跟你说的不是一个东西。。。

  6. 鹏宇说道:

    没来,可惜了,今天在图书馆,过刊借阅室,找到一本叫做《中国政治》的期刊,89年版,虽然是官方语言,但是你四岁时的事,我从另一个角度又看了一遍。

  7. 鹏宇说道:

    没来,可惜了,今天在图书馆,过刊借阅室,找到一本叫做《中国政治》的期刊,89年版,虽然是官方语言,但是你四岁时的事,我从另一个角度又看了一遍。

  8. First说道:

    貌似空间重新开放社会阅读了,祝贺一个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