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
我越发地觉得自己是个特别保守的那种人。
今天不说政治倾向,不说过意识形态,说说“说话”。
我对语言的“干净”有些固执的坚持。这个标准很主观,我根本没法去具体描述它的内容。它也跟“说脏话”什么的无关。事实上,私底下,跟某些朋友一起,我也说脏话,想怎么说怎么说。
如果非要拿“说脏话”举例子,我觉得,那没有什么,但看场合,比如公共场合,比如有女性在场,比如有陌生人在场,我认为就不适合,即使是很熟的朋友,我也只跟部分我觉得合适的人说。
其实,上面关于不说脏话的“场合”有些是“自找麻烦”的自我限制。好似“女性在场”一条,现在没事带两句脏话的姑娘好多,有些口味很重,而好多觉得自己过来人的姑娘,性之类的话题已经毫不必会,这种时候我经常会不好意思。
随着世事的变化,好多新词儿出现,这些新的语汇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原本粗俗的话变成人人可说的字眼,好似说的人多了,脏字就不脏了,像是被某周姓歌手说红了的“屌哦”,以及新近出现的“屌丝”(这是我第一次把这个词用键盘敲出来,以后应该也不会了),成了随时随地能说的话。
还有些看似不脏的口头禅,像是“去你妹”,“我勒个去”,“给力”,基本上我听来就烦,又防不胜防,迎来送往地一堆人像中了邪地、如复读机般地给我播放,就算关了静音,跑到网上,依然在劫难逃。而“去你妹”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半年前那个“我勒个去”的人,我开始怀疑这是不是一种时尚。实际上,这些话大多都是网络上来的。我对网络是有相对的宽容度的。我总觉得,有些字可以从键盘敲出来,在屏幕上映出来,但是如果从声带震动出来,那么就是逾越我的界限了。
我还过于认真地把微博这种地方也定义为准公共场合,有些在我所谓的标准里不应该公开谈论的东西就不会出现在网络的发言中,比如性,比如脏话。
不过,我深知“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道理,在中国人民连基本自由都没有的现在,说两句垃圾话的权利应该给与充分的尊重,于是我只好心念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八字箴言,远离吵杂,远离人群,独自呆着。
这是自作自受。
洗洗睡了。
Categorised as: 有关痛痒的扯
偶也有点语言洁癖。所以偶容忍,但偶不说,有时也会出言要求朋友不要说。
这么优秀的聊天对象!你都不找我聊天的~~
觉得在什么场合就该说什么话。并不是为了左右逢源见风使舵,而是不同的处所有着不同标准和规律,而这些就应该被遵循。
所以对于很多男生张口闭口的一些字眼就非常忍受不了,有时就想问问,难道就不顾及听者的感受么,有时就想干脆翻白眼了哈哈。
但是允许自己可以和亲近的人说一些粗话表达一下所谓的真性情。我想我大概还是双重标准了吧,也不够好 🙂
我没说不能说脏话啊,我跟某些朋友私下也说,这不是任何不对的或者不道德的事情。我有写的。。。
其实相比较脏话,我更烦什么丝什么妹的流行口头禅。
太高级了!竟然还有邮件提醒!
唔,看到了的。就是感慨下我给自己设的一个更高的标准就是完全不说粗话脏话,但是偶尔做不到哈哈。
关于“远离吵杂,远离人群,独自呆着”,最近在想的一个问题是,在网络上这么曝露自己,有究竟能得到多大的认同感呢,还不如不说,但不说又无处倾诉无处排遣,人终究太容易感受到孤独了唉。
你觉得那是暴露,我只是记录自己的表达而已。但若是找个日记本自己写,我没有延续下去的动力,网络上的如blog的地方,我觉得有点成果或是作品的样子,可以推着自己继续。
诶。您这样可真好…我就差给自己一个好理由,没法调整好自己的心里舒适度。会怕说大家烦我、觉得话痨啊、没营养啊之类…
提问!这样回复下去对话框会越来越小吧?然后呢?再起一排整的?
应该是会有层级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