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浮三

台北

在电脑里找东西,看到数月前给小诺节目写的字。她要做台北的专辑,让我这个纸上谈兵很厉害的人写台北的介绍,字要少,当然,对她那个风花雪月的节目当然不能提到政治。

很有意思,我与那个岛,那个城的缘分也开始于广播。一个小学生,在夏天的午后躺在床上无意识地扭动着短波收音机的旋钮,当他听到一个声音时停了下来,于是一直听了6年。我常在想,如果当初没有听到那样的广播,或许我的人生并不是现在这样,或许就做一个乖乖的孩子,进入组织了。

让我为广播写东西介绍那个岛,那个城,轮回啊 。

 

about Taipei 

台北,顾名思义,位于台湾岛的北部。从行政区划上看,有两个台北,台北市和台北县,台北县才是真正台湾的最北,但是我们熟悉的是那个城市的台北,这也是我们所要谈论的。

台北是一个盆地,在环绕她的山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阳明山,其实阳明山并不是单独的一座山,而是大屯山、七星山、纱帽山、小观音山们所构成的区域。

人总是临水而居的,台北的那条就是无数的歌里你可以听到的淡水河。

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四季分明,并不是人们所想的没有冬天,只是不会像北方那么冷而冰天雪地罢了,所以你才会听到那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台北最早的居民是现在变成一条路名的凯达格兰人,从明朝开始渡海的汉人以及后来的荷兰人到来之前,台北是一片蛮荒。即使是在荷兰殖民、郑成功统治甚至是清朝收复的前期,台北仍然被视为化外之地,当时台湾岛的中心在南部。台北的繁荣是由于淡水河的贸易,19世纪中叶后台湾的重心开始北移,1894年台湾省第二任巡抚邵友濂正式将台湾省省会从台中迁至台北,从此台北成为了台湾的中心,至今已一百余年。

20世纪下半叶,台北经历了她最大的变化。从大陆涌进的人们打破了这个城市原有宁静,也给这个城市带来活力。一些名字与台北联系在了一起,胡适、林语堂们最后的归宿都在这里。

台北有时候会让你觉得她是一个浓缩的中国。当你听到那些来自大陆的老人们操着各自的乡音时,当你看到琳琅满目的大陆食品时,或者当你走进士林的故宫时,你会有“直把他乡作故乡”的感觉。

当然,台北并不是各种文化的重复堆积,她在创造。台北具有很强的整合东西方文化的能力,她的文化魅力几乎全部体现在这一点上。台北是一个有包容力的城市。大众的流行或是小众的艺术和谐相处。你可以在喧闹的西门町看电影,你可以在长明的诚品读书,你可以在101感受高度,你可以去外双溪的故宫体会历史,你可以去南港的胡适墓凭吊先贤,你可以选择去看云门舞集的舞剧,或者在小巨蛋看一场足够high的流行演唱会。

龙应台说:“懂得探索城市的人来到台北,可以这么走:从北端的故宫往南走,经过张大千故居,钱穆、林语堂故居,走过有史前遗迹和清朝古墓群的芝山岩,到规划中的士林音乐厅,在蒋宋故居和官邸花园休息一下,再折向台北故事馆、美术馆,流连一下台北之家,逛到后面蔡瑞月舞蹈社的日式建筑和当代艺术馆,看一看左边的国际艺术村,拐几个弯到二二八纪念馆,再往南到紫藤庐喝杯茶,最后在宝藏岩的青青草坡上坐下来看夕阳下山。走完这条贯穿南北的轴线,他已经看见了整个台北文化史:有古典的中国,有草莽的台湾,有殖民的日本,有骄傲的美国;有历史的伤痛,有重生的欢悦;有菁英的石破天惊,有庶民的胼手胝足。”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Categorised as: 未分类


One Comment

  1. 哇咔咔说道:

    谢谢你充实的介绍 我梦想中的城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