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浮三

double clod

午饭后出去跑腿,风和日丽,暖洋洋的,大概是前一阵子连续的寒冷负负得正的结果,寒寒得暖。

跑腿回来后,google reader里看到韩寒同学的新博,讲他开始在网上连载的小说,顺便调侃了抄袭郭。于是我顺着链接点到那个叫做《他的国》的小说,把第一天的内容放进touch,准备路上看,我想韩同学的东西应该是很适合消磨时间的。虽然我只在高一的时候看过他的《三重门》,以及后来的一些博客。

高一时候新概念刚刚风起云涌,我当时的语文老师占用课堂时间读了韩寒后来自己很承认很装B的《杯中窥人》。后来,在很多人都开始谈论三重门的时候,我为了不在一旁当木头人,也看了。感觉一般。没想到两年后,我到那本书里写的那个镇子的边缘读书了。

说到读书,我真没读过几本,特别是能算上文学的。而总有人说我是文艺青年,其实我真不是,要是我都算文青,那么文青的门槛真的很低了。 我自识字后,小学里看的最多的是郑渊洁,初中里看的最多的是金庸,高中看的最多的是JK罗琳。四大名著我一本没看过,外国小说我看的都是改编过的“少儿版”。我的阅读层次几乎只是稍微高于文盲而已。且,我的阅读史里最大的污点在于我看过抄袭郭抄袭的那本书,当时还被感动的一塌糊涂,且买的是正版,甚至还向别人推荐,这个污点在今天跟小诺交流时,她说她也有这个点。

所以,当我今天拿着touch站在二号线里看韩寒同学的通俗小说时,我理直气壮,我就是想看些带点小聪明小幽默而不要过度煽情以及环境、心情描写的东西, 并且我的用途是消磨路上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缺憾是韩同学每天这几个字十分钟就能看完,还好我还有从itunes里下的NBC新闻。

只是,当我站在2号线里看通俗文本时,我前方的一个系红领巾的小姑娘在看全本的聊斋志异,我顿时寒了一下,又寒了一下,寒寒。

然后,在中山公园,我迷迷糊糊地上了4号线,直到广播里说下一站海伦路时我才醒悟。我当时脑里突然想到的竟然是特洛伊木马, 不知这个海伦是不是那个城里的美人。在想完这些后,我敏捷地跳下四号线,再换到另一边的四号。

嗯,这是继我上次多坐一站后,又一件很寒的事情。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Categorised as: 未分类


9 Comments

  1. 阿奔说道:

    我已经不记得三重门的内容了,只记得还蛮好看的,至于郭敬明,真的不怎么样。。

  2. 草草说道:

    你很碎碎念~~~

  3. winnis说道:

    看韩寒就像吃快餐~~~很快很易消化,营养不营养就看吃的什么货色了~~

  4. 提拉米苏说道:

    touch的功能之一,大学里看的最多是亦舒……

  5. totly说道:

    我也有那个点。
    那个聊斋志异的小姑娘蛮有劲的。
    你的博客想坐沙发真难艾。

  6. bones说道:

    圈里圈外,我一点不觉得好。倒是1995-2005夏至未至,我觉得蛮好看的;读郭的博客么也挺有意思,看他如何显摆的,笑笑就可以了。韩某当年的杯中窥人还是有点思想的。想写作就写作,想做车手就做车手,这点就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7. 小巷说道:

    您勾起了我的童年和少年回忆,很多很多,无法一一罗列……

  8. 小巷说道:

    我小学看郑渊洁,初中看琼瑶,高中看金庸。
    我说的这个看不仅仅是浏览或者说代表作,而是他们的几乎全部作品,郑和琼不敢说,反正老金,我看的肯定是他对联上的全部外加几篇中篇。而且不止一遍。
    梦,我大二时也感动得涕泗横流的。
    现在我喜欢看轻松幽默的小文。

  9. 小巷说道:

    沙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