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浮三

平衡的金马

看到一半时,我心中这篇东西的题目叫做《嗯,这原本就是台湾的金马》。因为我一直看到《海角七号》以及其他的台湾片得到一系列的技术奖,仿佛在民意的裹挟下,海角或者所谓的国片真的要全胜了,但直到最后,我想到了这个题目。

我不否认《海角七号》是部好电影,它将台湾电影一贯的小清新和文艺腔发挥到了极致,又加入了乡土和历史的元素,确实难得。但这不能让它成为这一年最好的电影,绝对不能。海角在台湾神话只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可复制的现象,我认为这不能代表台湾电影的复苏。

但是,看海角或者称赞海角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若你对此有非议,那你或者不爱台湾或者没有品位。所以,在这样的政治正确下,以及台湾一直充斥的民粹的氛围中,评委们肯定是无法全然跳脱,安排尽量多的奖给海角是必须的。而安排什么奖项呢,音乐类的当然是最佳选择,其实我不觉得《国境之南》特别好听,我反而喜欢片尾的《阳光明媚》。

当然,不能让海角一人发财,《囧男孩》和《九降风》也要分得一些国片热潮的好康。

就在我怀疑这个我心目中最有公信力的华语电影奖项是否彻底在台湾的民粹及本土化的浪潮下变为地区奖的时候,从最佳女主角开始的4个大奖慢慢调整了方向,陆续给了非台湾电影。 冯小刚在台上看到张涵予得到男主角后,说了句“陈可辛导演,下面的奖大概是你的了。”,是否表现出了对某种电影颁奖的搞平衡的规则的戏谑?

我不是说平衡不好,金马这样的平衡我还是可以接受的,既顾到了本土的民意,又考虑到了奖项本身的定位和品质。

关于这次颁奖典礼本身。自从转播权去年从东风转给卫视之后,整个典礼的运作朝着山寨化发展。

首先是主持,当年的东风,蔡康永或者林志玲或者侯佩岑都是台湾很能拿上台面的,整个气氛的掌握是很好的。而换到卫视之后,去年是蓝心湄、陈建州、 周瑛琪,今年变成了陈建州和郑裕玲。这就体现出了卫视的小家子气,一定要用陈建州这个自己人,而大家都知道陈建州是怎样的货色。其实去年的蓝心湄和周瑛琪还说的过去,今年的郑裕玲原本也是个很好司仪,但她却是很不适合国语的氛围,整个都显得很呆板。

再说表演和串场词,卫视的小家子气更显示出来了,硬是要把自己的棒棒糖拉上台,置入性行销,且表演的水准十分差。林志玲的的开场更不用说,生硬得很。而给颁奖嘉宾写的串场词也毫无亮点。整个颁奖礼的前半场还不如春晚好看。 还好林青霞的出现以及海角的表演挽救了一下场子,不然很难收拾了。

最后还是回到政治正确上,感觉每年都要有些插曲。上届色戒时候有人喊出了中国不能忘,本次最后陈可辛谈到海角给他很大的启发,他觉得只有两岸三地合作才能怎样怎样,最后一句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电影”(大意)。这样的“中国”在此时的台湾听来确实有些别扭。 虽然这个奖是以“福建省”的“金门”、“马祖”命名的。

PS:病情已好转,勿念。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Categorised as: 未分类


7 Comments

  1. totly说道:

    我是怀了很大的期望值去看的。结果哩,一开始,失望,然后,还好,最后,还行吧!

  2. mocha说道:

    btw,这个世界上似乎也没有众口一致的:最好的片子~~~~

  3. tc说道:

    最佳导演为啥不给彭浩翔

  4. 痞子笛说道:

    我下了很久还没有下到海角七号。。。郁闷

  5. mocha说道:

    关于海角,更多体现的是在低迷社会状态中对于温暖和本源的渴求吧。就本质而言,不能因为它的大热就硬要挑出些刺来,如果它没有大热,是不是又有“遗珠之憾”来回阐述呢。
    and,我是踏踏实实被范植伟和刘心悠又冷又雷到无法形容。不过主题曲这次民乐的演绎还蛮好听的,决定换作手机铃声。

  6. 小巷说道:

    我也不觉得好~可也不差
    我一个舟山的同学特别喜欢
    她说这大概是地缘因素……

  7. bones说道:

    海角那片子我打开了两三次。还没看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