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
大概上周的时候,小巷同学短信来说,她听了燕姿的《同类》很有感触。我回说,春天嘛,难免的。
今天下午,小诺跟我说,我跟某人真像。我问从何得知,她说很多方面,比如回短信的方式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然后我俩就又唏嘘了一下。
确实,对某人我真的有同类的感觉,比如可以不约而同地去不喜欢一个很多人都喜欢的歌手,毫不回避地举个例子就是王若琳。那天聊到这个事情时,臭气相投的感觉真的是很畅快的。甚至,连不喜欢的理由和处理的方式都一样:我们都不喜欢那种作出来的不应该来自黄种人的声音,于是听了一遍之后,del。
很多事情已经放下,现在大多有的只是纯粹的唏嘘。这样的唏嘘的感觉是向上提升的,而不是向下沉沦的。
总结就是:一直没有遇到同类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之后错过;前者的潜台词是希望,后者的潜台词是唏嘘。
Categorised as: 未分类
其实每次是这句歌词:“我拉住时间,它却不理会”
那就很好了。共勉~~
嗯嗯 装嫩要打。
可见,毅然下场,哪怕对艺人来说也很难呢,就别提政客了
说到同类,偶在豆瓣上因为多看了一些新左的文字,掐了几个豆友,最近自己已经严重左转,呵呵。
怎么又提到政治了,掌嘴,三斤继续风月~~
那像我这样,经常会因跟人接触而变成同类的呢?
对了,三斤一点不听五月天的?
能找到同类还算幸福的了,我就找不到,555555555555
你的博客wo是偶尔发现的,然后就加入了wo博客成为十分之一个“友请链接”。好久了才来看看,才发现自己当时没有错过。:)以后会常来看看,可是,你却要远行了。
你的博客很舒心
小丸子~~~~哈哈卡瓦伊~`~
汗
您唏嘘用得太多袅
我觉得错过不是欷歔这么简单吧
还有种绝望,会对自己能否遇到这样的同类持怀疑态度
有时倒也可从同类身上反思一点自己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