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薄
我字写的很丑,钢楷还是大三请rayray代考才过的,貌似是我最后一次作弊,那之后再也没有过。我也不知道我为啥要找人代考。其实这钢楷过不过都无所谓。可能是为了所谓的“圆满”吧?我到真的在这点上有点偏执。
字丑,所以字写出来的文章也丑。以前高中写作文还会矫情地写点看似装X地句子,现在写博,都是大白话,几乎口语,每句结尾十有八九是语气词,“了”之类的铺天盖地。因为我没逼自己写东
西,所有的话都是喷出来的,加上我打字的速度真的很快,基本是脑到手到。
我虽然不大会写东西,但是好坏还是看得出来的。我心中的好文章是要有节奏感的,读起来很顺畅,即使有长难句,读起来打点结,但只要顺下来之后还是会觉得这长难句写得好,写的有道理。以我这个标准来看,一气呵成的喷薄出来的文章是比较讨巧的。
当然,很多人的文章是会斟酌、酝酿很久的,比如那个著名的贾岛老先生的推敲的典故。但是我依然认为就算这样的文字也应该符合上面的节奏感和流畅度两个要求,这是最基本的。如果有实力,再加些漂亮的句子或是修辞就锦上添花了。不过这些词句要用的恰如其分,不能在一篇30分的作文上用一个90分的词,那样会有很恶心的感觉。
说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是因为在豆瓣九点上看到一篇东西,讲金曲奖的。文章先不管内容怎样,单是文字就让我看的发冏,原来九点首页的水准也就是这样。
这篇东西貌似还是个电台主持人写的(http://diliuwei.ycool.com/post.2442419.html),我这里就分析一下他的标题,正文更烂,我不想多说什么了。
1、标题叫做“台湾二十届金曲奖—-回眸一望二十载,点滴思忖在心头”。最基本的,“台湾二十届金曲奖”,多别扭的一个短语,最基本也是“台湾第二十届金曲奖”,要是想读的顺一点,应该是“第二十届台湾金曲奖”吧?
2、我很烦一句话甚至一段话里出现两个以上相同的词,虽然我自己写东西也经常这样,但我最多也就是一段里重复一下,一个标题里的重复两个“二十”真的让人看着不开心。文章这个东西一是视觉,二是口感。就算他真的必须要用两个“二十”,又实在找不到同义词替换,照顾不了口感,那么前面一个用阿拉伯数字20,后面一个用“二十”也好,至少看的舒服。
3、最难受的是“思忖”这个词,我这辈子反正没在任何文章里用过这个词,实际上一分钟前我还不知道“忖”这个字怎么读。了解到读cǔn之后,就是觉得怎么那么地不顺。思忖这个词肯定有人用,肯定有人用的好,但是绝不是这样用。我十分怀疑这作者是在哪
边看过这个词,觉得很高级,就用了。想到新东方的老师说,写作文绝对不能用good、beautiful,要用就用
gorgeous。类似的,我还同样不爽正文第一段最后一句里的”大抵”,又是一个不是真逼而装逼的用法。
不多说了。其实我也没资格说三道四的,我就是自爽自high一下下。闲来没事地喷薄,管他有没有人看,喷出来就开心了,就好睡觉了。这是一个排毒的过程,至于是不是养颜或者养颜我就不知道了,总不会是碍眼吧。
话说回来,喷薄的文章才叫博文。
Categorised as: 未分类
自然平实的文字才是好文字
我小时候觉得花里胡哨的文字美
现在有点改变
当然,花里胡哨的也很美,可是那需要太高深的功力了。
一般人,还是写点普通文,比如,您。哈哈
您的文字虽然是喷薄出来的,可还是很耐看
前几日上课,有个学生课下说,他叫三金,我一发楞,他就大笑说他叫某鑫
另外个人觉得认识的法科学生中,张姓的女生倒是有长得惊艳的
有特点的总是容易被记住吧
为保谨慎,又再确认了一遍,发现:不认识此人~。
但此人list上的数个名字与我相熟。
慢high啦~,反正文字也是各花入各眼。
半预谋沙发~,发现此人与我有几面之缘。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