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浮三

忽远忽近

下课回来后,坐在电脑前吃水饺,并用快进的方式又看了一遍《窃听风暴》,或者叫做《别人的生活》。请不要和最近的那部港片搞混了。

看完后我翻豆瓣里自己两年半前写的没有人回应的石沉大海的评论。

不知道是写字的能力退步还是大脑思维方式发生逆转,如果是现在,我肯定写不出这样的东西。包括句式,现在我写东西真的非常口语化,且经常出现不加句读的长句。当年的我还是喜欢装下腔作下势的。

实际上,我并没有觉得那时写得多好,只是发现,那样的文字很陌生,很遥远,好像是在看别人的写作。至少忽远忽近。

是不是我近一年多一直写些生活琐碎以及小情趣或者小情绪而不去触碰其实我最有兴趣的内容的原因。

或是因为这样,才有人觉得我温和淡定了吧。

把那篇东西顺便贴出来,透透气,省的发霉了。

自由,自由,翻拍 

http://www.douban.com/review/1132717/

  看完《窃听风暴》,第一个想法是,什么时候中国可以翻拍,片名可以叫做《窃听风云》,不知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是不可预见的将来,或者这个将来根本就不存在。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窃听风暴》不会在中国大陆公共场合放映了。 
   
  HGXX/7在听到柏林墙倒塌后,站起身走出门去,那时他应该是无比自由。最后,书店里他看到写给自己的书时的心情,应该是一种内心的安稳。 
   
  前文化部长在剧场外遇到德雷曼说:“你现在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了,这样的国家不是你们想要的吗?可是,德雷曼,现在的联邦德国就是你们想要的么?还有什么可写的呢?人们没有信仰,没有热爱。这就是一个自由的联邦共和国。”德雷曼并没有回答他。 
   
  其实,影片结尾回答了。HGXX/7最后走进书店,导演给了店门一个长时间的特写,店名叫“Karl Marx Buchhandlung”,卡尔马克思书店,那里面卖着书写过去罪恶并感激善良人的书。 
   
  自由,并不是没有信仰,没有热爱,她只是没有统一的信仰,没有统一的热爱,没有强制的信仰,没有强制的热爱。当然,自由的另一方面是,不强制你一定要有信仰,一定要有热爱。或许你会说这是负面的,这样的人是没有灵魂的,但我总觉得,没有灵魂的比出卖灵魂来的好,来的单纯。
   
  我只看过两部德国电影,除了《窃听风暴》,另一部是《再见列宁》,中国应该也可以翻拍,片名应该叫做《永别列宁》。 
   
  最近被老美翻拍的片子,《无间道风云》,应该肯定不会在我所居住的地方上映了,因为里面有个向美国黑帮购买芯片的祖国高官和他身边吴振宇演的那个说着广东话的跟班。 辱华了。
   
  或许是美国人的刻意丑化,但是为什么他们选择祖国的官员来丑化呢?这才是问题。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Categorised as: 未分类


5 Comments

  1. bellevue说道:

    记得读过三斤这篇评论的,跟王怡的差不多同时吧。
    我也注意到这部片子结尾的前文化部长了,看上去依然是精英层的一员,我认为这是亮点。另外,他说的那段挑战的话,也很有深度。

    不多说了,知道三斤有水饺吃,偶开心了。什么时候湾仔码头能出口,三斤就不用回去了。

  2. 小巷说道:

    港版窃听风云非三斤想象版窃听风云。
    窃听风暴,那时刚考完研。唉。。。。。
    峥嵘岁月啊~~~

  3. plaza66说道:

    【温和淡定】这词还是留给我比较合适。
    你还是原来的你。

  4. XL9C说道:

    信仰和热爱从那个部长嘴巴里说出来很可笑。在我看来前体制的倒塌正是因为没有了实质上的信仰和热爱。德雷曼如果知道这部长对他老婆做过什么,真应该反问一句“你所谓的信仰和热爱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胁迫别人出卖自己么?”

  5. 阿奔说道:

    窃听风云真的上映了。。你好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